智能家居為什么火不起來?

  

  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各種廠商一窩蜂湧進智能產品行業。有業內人士稱,家電廠商2015年推出的新產品幾乎全是智能產品,你甚至找不到一家不做智能產品的家電企業。

  另一邊,用戶頻頻吐槽:“我們家的掃地機器人不見了,這已經是它第N次消失。”“地掃不幹淨,只能當小朋友的玩具。”“每天躺在床上都要看掃地機器人風風火火跑進來,默默地把我的拖鞋給挪走,然後聽到它卡住地毯、卡住鞋帶、卡住音響的底盤,發出期盼的哀求聲。”受夠了掃地機器人的用戶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智障家居”。

  研發了一些關於睡眠用品用於解決現在都市人的腰酸疼痛睡眠不好問題,比如功能性枕頭這樣的產品,自從出現在了市場上之後逐漸的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認可,並且具有穩固的市場佔有率。

  掃地機器人只是智能家居的一個縮影:概念很火,但用戶接受程度不高。原因在於,產品使用不夠便利,性價比不高,和消費者需求嚴重脫節。

  產品不夠便利,首先是因為智能化不足。現在的智能家居還只能叫互聯家居,停留在遠程控制家具的功能上,很多用戶在使用過智能家居產品後,發現大部分其實是“然並卵”的東西。

  其次,通訊協議紊亂,智能家居生產廠家基本上各做各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互相不兼容。用戶選了哪家就是哪家,再選其他的品牌,就連接不起來,二次選擇的成本太高。而且消費者在購買家電產品時,也沒有形成以品牌為單位購買的習慣。

  另外,雲服務普及度不夠。廠商如果自己搭建雲服務器,對技術的要求高,而且前期的投入大;如果選擇購買別家的雲服務,又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擔憂。

  2014年,京東推出了“京東微聯”超級App,試圖連接不同的智能硬件設備。京東副總裁閆小兵表示:“產業大佬誰也不服誰,我們願意做整合者。”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也認為,智能家居是一個系統工程,智能產品只是前台的表演,後台需要有強大技術和網絡作為支撐。

  智能家居的另外一個軟肋是性價比。目前全套智能家居系統的價格比較高,國產系統價格3萬到10萬元不等,進口系統價格則高達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而一些智能單品雖然價格便宜,但穩定性不高。

  這兩大軟肋導致智能家居的產品定位和消費者需求嚴重脫節。60歲的張大爺有經濟實力,買得起10來萬的智能家居系統,可他“玩不轉那東西”。20歲的小李是十足的科技控,可惜高價格令他望而卻步。

  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各家企業都想來分一杯羹。廈門狄耐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業做樓宇對講系統,在2014年進入了智能家居產業。總經理繆國棟認為,在產品定位上,智能家居做到了讓用戶看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用得穩這十二字訣,才能夠火得起來。

  Hitachi 2匹 RAS-DX18HDK 一級能源標籤 纖巧室外機僅高420mm,適合冷氣機窗台位 安裝容易,或可節省搭棚費

Komentariši